本科生教育
本科专业介绍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科学、工程和人文素养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具备电子学、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测量学基础知识及研究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在自动化、通讯、能源、环保、生物医学等领域从事与测控技术及仪器相关的理论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
二、基本规格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坚实的掌握测控技术与仪器系统中共存的信息获取及处理技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并在仪器系统构成等方面受到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素质、知识和能力: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测控系统及仪器设计、开发和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研究,识别、表达、分析测控系统及仪器在设计、开发和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测控系统及仪器设计、开发和应用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法律、健康、安全、经济、社会及环境等因素。
4. 科学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测控系统及仪器设计、开发和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测控系统及仪器设计、开发和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上述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本专业工程相关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专业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本专业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本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培养特色
以信息感知方法为主导的科学与工程测量仪器设计和实现。
四、主干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与逻辑设计(一)、微机原理、控制理论、信号处理、过程控制系统、测控技术与系统、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弱信号获取方法、传感器技术
自动化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专业理论基础宽厚扎实、富于现代科学创新意识,在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理论研究、科技开发与组织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基本规格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坚实地掌握各种现代控制系统中共存的信息获取及处理技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修养、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应用技术的综合素质;
2.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宽厚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3.在现代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
4.具有获取新知识和创新的能力。
三、培养特色
1.以现代控制技术、现代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
2.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
四、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一)、微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一)、自动控制原理(二)、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信息系统工程基础
自动化理工交叉创新实验班
一、培养目标
理工交叉创新实验班,探索具有深厚基础的工程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深厚基础的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工程研究人才。
二、基本规格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
2. 掌握工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 具有研究解决工科领域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和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
6.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科知识和人文素质,以及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
7. 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三、培养特色
以数学、物理为基础,强调拔尖研究型人才的良好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训练,强调数理基础与专业能力的结合,强调厚积薄发的长线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能从事跨专业乃至跨学科综合研究和高层次技术开发的优秀人才。
四、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五、主要课程
数学类、力学类、热学类、电路理论、电磁场与波、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一)、自动控制原理(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自动化卓越计划实验班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扎实的自动化学科理论基础,在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分析、设计与综合及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研究型、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较强的英语能力,能在自动化技术产业、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等相关领域从事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设计、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可继续深造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二、基本规格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
2. 掌握工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 具有研究解决工科领域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和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
6.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科知识和人文素质,以及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
7. 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8. 掌握扎实的工程实践基础知识。
三、培养特色
以数理为基础,以自动化学科为平台,以培养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强调拔尖研究型人才的良好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训练,强调数理基础与专业能力的结合,强调厚积薄发的长线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能从事跨专业乃至跨学科综合研究和高层次技术开发的优秀人才。
四、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五、主要课程
数学类、电路理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一)、自动控制原理(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物流管理专业
一、培养目标
以“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为模式,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专业理论基础宽广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富于现代科学创新意识,在物流服务领域从事组织管理、工程应用、科技开发与理论研究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基本规格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坚实地掌握物流系统工程中物流系统自动化、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系统分析与集成、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毕业生应取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 具备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修养、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应用技术的综合素质。具有有效的交际能力,多学科队伍中的影响和作用力,对全球工程科学和技术影响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自己所处领域中重点和关键问题的敏感性;
2. 掌握扎实的系统科学、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能力;
3.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听说能力、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4. 具有获取新知识和创新的能力;
5. 在物流系统工程中的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组织管理、物流信息化与自动化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技术开发与科学研究能力。
三、培养特色
1. 构建公共基础教学平台,宽口径、厚基础、高效率培养物流系统工程人才;
2. 依托学校信息学院、管理学院、交通学院等院系的优势学科,培养具有工科与管理背景的复合型物流系统工程人才;
3. 依托大型工程生产与物流等实习基地,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4. 寻求与海外、港台合作办学;
5. 强化物流系统工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与培训。
四、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
五、主要课程
数据结构、运筹学、现代物流导论、微机原理、控制原理、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工程、企业生产与物流管理、库存管理、物流装备及自动化、物流信息技术、现代物流配送、物流服务运作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系统规划、电子商务